查看原文
其他

青峰绿谷·光谷四高 | 高密度条件下的“低密度”设计

CITIC DESIGN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22-12-14
在与国内近三十家设计机构的激烈竞争中,经过多轮比选,中信设计成功中标武汉市光谷第四高级中学项目(以下简称“光谷四高”)!

光谷四高效果图

光谷四高位于光谷中心城核心区以北,森林大道以南,孟新路以西,总用地面积约79亩,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,规划48个班级。

概念设计方案主题为“青峰绿谷”,在高密度条件下运用“低密度”的设计策略,采取工业模块的建构方式,使公园、操场、社区绿地相互延伸,在不同时段进行共享,高密度在时间范畴内被消解。


复杂的场地环境和在地性的设计应对

项目地处高层高密度住宅区与城市公园系统的交接处,周边环境复杂。设计首先分析用地条件,思考建筑将以何种姿态呈现。

用地南侧受到现有高层住宅带来的日照影响,建设范围受限;用地北侧紧邻加油站,存在一定潜在危险;用地西侧为规划住宅区,高密度的环境未来必将会对校园造成压迫感;用地南侧和北侧存在4.5米的高差,如何与东侧道路连接,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。

 项目周边环境

 用地条件分析
在水平层面上,针对场地周边不同的制约条件,合理分区,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段来应对。将运动场摆放在东南角来应对场地东侧和南侧的高密度住宅,留出街角空间;将受日照影响小的宿舍放在南侧来应对高层住宅的日照影响;将“品”字形教学区置于北侧,留出花园空间,缓冲加油站带来的威胁。

 在地性的设计应对

 设计生成逻辑解析

光谷四高的设计方案从立体层次上构建校园活力网络,打造学习、运动综合社区,既激发学习欲望、提升学习动力,又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园体验。

 校园立体活力网络

在景观设计上,采用校园内部组团式的聚落化布局,从教学和生活区释放出大量绿地,同时也给周边留出了绿隙。校园外围架空的操场重新定义校园的边界,连接周边绿地系统,形成分时共享的活力空间;内部学径和外部游径结合,形成多层次的校园生态景观体系。

在整体规划格局下,“体育公园”——平行四边形操场、“绿谷三花”——“品”字形教学书院单元、“青峰三塔”——垂直分区宿舍社群,三部分功能以不同的形态共同构成“青峰绿谷”的设计概念。


平行四边形操场

东南角的架空操场为大空间功能区提供了足够面积,增设了室内运动场、大小报告厅、家长接送区等功能,形成柔性边界,向城市开放,增加了与社区分时共享的运动场地,形成一条外部的游径。
 南侧街角开放运动公园透视

 校园入口透视图

● 操场的多功能复合


“品”字形教学书院单元

教学行政区采用“品”字形组团布局方式,高一、高二、高三形成三个不同的教学组团,各组团位置的设置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征,并对传统“水平行列”式的教学空间进行重构,采用“方塔交错”的新模式,灵活应对教学需求。
教学组团的设置,给功能的排布也留出了更大的可能,每个组团根据不同年级的需求,设置不同的教学功能,未来也可根据教学需求灵活改变功能空间。

 灵活多变的教学空间

“品”字形的布局方式,围合出多样化的庭院,塑造出花园式的学习空间。

“品”字形围合绿庭

高三教学组团与宿舍之间“U”形围合

花园式的教学组团

(左右滑动查看更多)


垂直分区宿舍社群

三栋宿舍楼沿用“品”字形布局,垂直分区,底层作为食堂和活动空间,低区设置男生宿舍,高区设置女生宿舍。

垂直分区的宿舍社群

水平流动的底层公共空间

(左右滑动查看更多)

宿舍底层为公共空间,水平流动串联食堂、运动场、花园等多样化活动空间。

南侧临街运动公园

宿舍低区共享空间

宿舍内院

(左右滑动查看更多)


腾挪预留,合理发展

教学组团和宿舍采用模块化设置。教学组团内预留活动平台和部分活动教室,将来学位紧张时,可腾挪作为普通教室使用。宿舍楼面积按远期规划预留,而预留的活动空间远期也可腾挪作为标准宿舍单元使用。

模块化的建构体系

运动公园+“品”字形的聚落单元

(左右滑动查看更多)




供稿 | 策划研究中心

编辑 | 赵特

校对 | 张阳菊
审核 | 王婧


- END -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